未成年人是亿万家庭的寄托,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湛江经开区检察院成立春风工作室以来,充分发挥检察职能,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倾情护佑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深化对未成年人全方位司法保护。
滋养成长土壤
为“育苗”打造良好环境
“你们知道什么是隐私部位吗?”“你们觉得性侵犯者是什么样的人?”开学伊始,经开区检察院的检察官来到特殊教育学校——湛江市曙光学校为孩子们送上特殊的“开学礼”——法治教育课。
经开区检察院依托法治副校长制度,深化宣传重预防,由检察长带领其他院领导、检察干警组成法治副校长宣讲团,共开展190余次法治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活动。采取讲授法治课、展板宣传、模拟法庭等喜闻乐见的形式,开设学生课堂、家长课堂、教师课堂,围绕毒品、性侵、校园欺凌、民法典、强制报告等主题开展普法,受教育人数达20万人,唤醒依法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法律意识。
为构建多元化联动体系,将社会专业力量与司法工作深度融合,经开区检察院还在湛江市心理协会、区乐华街道、湛江市阳光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中心等地建立观护帮教基地,与区一中联合创建的法治教育基地被授予“湛江市青少年法治实践教育基地”称号和“广东省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称号;与区教育局联合制定的《关爱未成年人“春风行动”工作总方案》及“八个一”子方案,找准未检工作切入点;携手团区委签订《关于构建湛江经开区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社会支持体系合作框架协议》,构建经开区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社会化支持体系;推动经开区印发《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强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的实施意见》、区党工委平安办将预防和治理未成人违法犯罪工作纳入区平安建设成员单位的工作范畴。
合力修枝扶苗
为“成才”凝聚多方力量
“我女儿现在在技校学习,表现挺好的,我们的沟通也比以前好多了,真的很谢谢你们!”小丽(化名)的妈妈接受回访时说。小丽是一名年仅14周岁的抢劫案犯罪嫌疑人,办案检察官为小丽开展了专业化帮教,通过专门学校教育矫治、家庭教育指导、心理咨询、个性化帮教的方式,帮助小丽重返学校,重回人生正轨。
经开区检察院一直主动作为,积极推动检察保护融入其他“五大保护”。办理涉罪未成年人案件中,坚持贯彻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依法对35名未成年人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处理,与当事人及家庭、监督考察机构签订四方《监督考察协议》,引入社会工作者的专业力量共同对涉案未成年人开展监督和帮教,助力迷途少年重回正途。落实112名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工作,保障涉罪未成年人“无瑕”回归社会,1名梦想走进大学殿堂的孩子得以圆梦。
为督促涉案未成年人父母更好履行家庭教育职责,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办案检察官针对未成年人监护人监管缺位、监护不力等问题,制发个性化、人性化督促监护令,列举监护要求,引导、帮助61名“缺位家长”正确履行监护职责。同时,通过走进校园、社区等方式为家长开展一对一、一对多的家庭教育指导。
针对办理刑事案件中发现的校园周边店铺存在向未成年人出售香烟,酒吧、KTV、旅店等场所存在违规接纳未成年人、违法向未成年人提供纹身服务等公益诉讼案件线索,经开区检察院制发6份诉前检察建议督促相关行政部门履行职责,并联合多部门召开专项整治会议,由“我管”向“都管”转变,携手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校园周边环境和社会环境。
用心用情浇灌
为“成长”定向精准守护
加大未成年被害人的司法救助力度。2019年以来,经开区检察院共救助15名未成年被害人,发放23万元救助金。其中与市检察院联合对2名因刑事案件成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发放9.5万元救助金,并与村委会、街道党工委、民政局联系,为涉案困境儿童办理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补贴申请、丧葬费和家庭困难补助,在市检察院支持下争取3名爱心企业家参与帮扶,为2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送上慰问金。该案例被评为湛江市检察机关2022年度十佳司法救助典型案例,同时被省检察院评选为“最佳办案故事”,经开区检察院将该案拍成微电影报送省检察院以供展播。
民事支持起诉为未成年被害人提“底气”。经开区检察院对2名遭受侵害未成年被害人支持起诉,帮助申请法律援助律师,提出的赔偿诉求均得到法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