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宣传周】家长会还能这样开?遂溪检察这场活动让6000+家长直呼“破防了!”
灵魂拷问
你以为的“带娃自由”真的合法吗?
孩子偷钱充游戏,家长不管算不算违法?
单亲爸爸玩失踪,算不算犯罪?
检察官划重点:带娃不是家务事,是法治必修课!
5月9日,遂溪县人民检察院“法治家长会”暨家庭教育宣传周活动圆满落幕!从线上预热到线下专场,从涉罪家庭的精准帮教到普通家长的理念升级,这场“检察+家庭教育”的创新实践,让17组重点对象、300余位线下家长、超6000名线上观众,在遂溪县黄学增纪念中学报告厅内共同经历了一场关于“爱与责任”的深度思考。现在,让我们一起回顾那些温暖而有力量的瞬间——
一、活动亮点:当法治教育照进家庭教育现实
预热期:法治知识“刷屏”家长朋友圈
活动前,“遂溪检察”公众号推出《家庭教育责任倡议书》《家长必知的10个法律盲区》《【限时解锁】大咖开讲!本周五早上9点,直播间入口速戳→》等内容刷屏家长群,用“互联网+法治”提前激活家长参与感,让法律知识从“文件”走向“指尖”。一位家长坦言:“原来‘管不住孩子’可能违法!这些法律盲区太重要了!”
领导致辞:让法律为家庭教育“上发条”
遂溪县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詹敏志以监护失职真实案例敲响警钟:“去年我县一名初中生长期缺管养成偷盗习惯,父母却认为孩子拿别人点东西不算大事,最终酿成大错!”他现场展示涉未成年人案件数据,刑事案件背后普遍存在家庭教育缺失,呼吁监护人切实履行家庭教育责任。
重点对象专场:用“个案解剖”打开家庭心结
岭南师范学院谢正富副教授以真实矫治帮教个案为切入点,从孩子涉罪到家庭干预的全流程展示,让17组涉罪家庭家长当场红了眼眶。“原来孩子犯错不是‘个人问题’,是我们做父母的没跟上他的成长节奏……”一位家长在接受访问时哽咽道。现场一对一指导制定个性化方案“的形式,让“帮教”不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可落地的家庭行动。
普通家长专场:用“风险预警”重构育儿认知
湛江市家庭教育促进会梁丹副会长的宣讲现场,“溺爱型教养可能涉嫌违法”“放任孩子玩手机或成共犯”等观点引发热议。通过模拟“写作业冲突”“网络交友风险”等场景,提醒家长不同教养模式下的对亲子关系的影响,家长们首次意识到:家庭教育不仅是“养娃”,更是“护娃”!懂法律才能防患于未然,会沟通才能走进孩子心里。
多方联动:让“检校家社”拧成一股绳
县委政法委、县教育局、团县委、县妇联、县关工委,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等9名嘉宾参与活动,面对面交流家庭法治教育的新模式,让家长们直观感受到:“依法带娃”不是一家一户的“孤军奋战”,而是全社会共同织就的“保护网”。
同步直播中,网友弹幕不断弹幕:“希望这样的活动多办!”“原来教育局和检察院都能帮我们管娃!”
二、数据见证:一场活动背后的育人效应
√ 17+300+6000+:17组涉罪家庭、300名线下家长、超6000名线上观众共同参与。
√ 100%覆盖:现场200名家长认真听讲记笔记,把知识刻进脑子里。
√ 2000条互动:直播评论区满是点赞,还有“干货满满”“回去就改教育方法”的留言。
√ 0风险事件:全程严格落实保密措施,心理咨询师与法警护航,实现“零冲突、零泄密”。
三、代表声音:改变,就从这场家长会开始
“以前总觉得孩子闯祸是他不听话,今天才知道,我缺位的陪伴才是根源。”
——涉罪未成年人家长(现场制定“每日亲子沟通计划”)
“第一次知道‘养而不教’违法,以后辅导作业再急也要先讲道理!”
——普通家长代表(现场记录“科学沟通话术”)
“希望学校多组织这样的活动,让爱‘回家’。”
——教师代表(现场分享“协同育人”案例)
四、深度思考:为什么说这场活动改变了家庭教育的打开方式?
当我们透过未成年人犯罪低龄化、网络化的表象,发现家庭监护的“缺位”“错位”“越位”才是深层病灶——
缺位:父母忙于生计,对孩子“放养式”管理,不知孩子何时开始接触不良信息和朋友,开始“变了”。
错位:用“隔代溺爱”代替亲子教育,用“物质补偿”代替情感沟通,用“暴力管教”代替规则引导。
越位:过度控制孩子交友、兴趣和情感表达,反而激发叛逆心理。
《家庭教育促进法》早已明确:家庭教育不是“家事”,而是“国事”。本次活动打出“案例警示+专业指导+社会联动”的组合拳,正是要让家长们明白:
√法治是底线:知道哪些行为涉嫌违法,才能守住“不纵容、不伤害”的行为边界。
√爱是方法论:用尊重和倾听代替粗暴管控,才能让孩子从“听我说”到“对我说”。
√协同是合力:遇到教育难题,检察院、学校、社会都是可以求助的“帮帮团”。
五、后续行动:家庭教育永远在路上
本次活动虽已落幕,但“依法带娃”的守护仍在继续。关注“遂溪检察”公众号,搜索“法治家长会”即可查看活动全程回放,线上资源持续为您开放!
结语
家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永不退休的老师。让我们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用法治为关爱定温度,用陪伴为成长铺好路,检校家社协同共育,护航孩子们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