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多数接触互联网的人,并不一定知道,在网络的黑暗处有一张“大网”——深网,指的是互联网上不能被标准搜索引擎直接访问的内容,而在这张大网之中,还有一张充满倒刺的——暗网,其只能用特殊软件、特殊授权、或对计算机做特殊设置才能访问,里面充斥着多种阴暗面资源集合。
想象一下,如果一个网站或者软件,没有了监管、限制和审核,所有的信息源都隐藏起来,那么,一个无拘无束的环境下,会出现怎样的内容?是色情暴力、贩卖人口、毒品交易……各种明码标价的“服务”,成为了犯罪者的“天堂”,严重威胁着社会安全稳定。
但是,“暗网”绝不是法外之地!
日前,湛江市首宗利用“暗网”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进行了审理宣判,犯罪嫌疑人郑某磊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情节特别严重,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没收其违法所得。
时间来到2019年,郑某磊通过翻墙方式登录非法“暗网”,使用虚拟货币“比特币”和黑客论坛上,购买、非法获取了大量公民个人身份证信息、公民住宿信息。同时,郑某磊使用非法获取的公民个人身份证信息注册各类赚钱APP以及注册一间国外公司,非法获利5200元,余下非法获取的公民住宿信息出售未果。
所幸,郑某磊的违法行为被公安机关查处,不然大量的个人信息流出,将造成巨大的影响。
今年1月14日,经开区检察院依法对湛江市首宗利用“暗网”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郑某磊批准逮捕,于2020年3月30日,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对其提起公诉。
近年来,由于“暗网”查处难的特点,滋生了大量以这类网站为勾联工具的各类违法犯罪,特别是群众反应强烈的个人信息买卖行为逐渐在“暗网”显现。
为从快打击犯罪,该案承办检察官依法对郑某磊作出批准逮捕时随即作出继续补充侦查提纲,避免该案在审查起诉阶段的退查环节。
在庭审过程中,针对郑某磊及其辩护律师提出的相关异议,该案承办检察官立即开展非法证据排除,调取了公安机关讯问郑某磊时的同步录音录像,要求公安机关对查获的信息进行清点查重,充分保障被告人的权利。
最终,经过补查后,经开区人民法院认可经开区检察院起诉指控的事实,认定郑某磊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情节特别严重,判处郑某磊有期徒刑四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没收其违法所得。
经开区检察院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件“零容忍”,坚决依法从严从快打击,全力保障公民个人信息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