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广东省人民检察院通报了“2024年度全省检察机关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典型事例”评选结果,赤坎区检察院第二党支部报送的《做好“三道加法” 赋能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荣获年度优秀事例,是湛江检察机关唯一入选事例。
赤坎区检察院第二党支部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探索实践“三道加法”,做到敢于监督、善于监督,有效化解党建与业务“两张皮”问题,实现党建与业务双融、双促、双提升,以高质量党建发展引领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助推该院获得“广东省检察机关新时代‘五好’基层检察院”等荣誉称号。
以“党建引领+服务大局”激发检察履职新活力
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该支部始终将政治思维与法治思维统一于司法为民的办案实践,引导干警在办案中树立检察为民理念,建立了“12345热线+公益诉讼”“检察民声驿站”等协作机制,靶向百姓关心关切的涉法高频问题综合施治,持续解民忧、护民利、纾民困。聚力创建“支部品牌”活动,围绕服务中心大局工作举措,提炼本支部品牌特色,打造“公益有约”“党建+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等特色品牌,促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将党建工作落实到为民办实事之中,激励党员干部积极投身疫情防控、防台救灾等急难险重任务,不断淬炼党性、坚定信仰。
以“检察监督+问需群众”推动法律监督新成效
推动党组织功能与办案职能融合。充分发挥党支部在办理疑难复杂案件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在大要案办理上,设立党员先锋办案组,发挥党员“打头阵、当先锋、做表率”模范作用,办理了一批有影响力的虚假诉讼监督案件。如办理的许某等人虚构债务、骗取法院出具调解书以对抗冻结虚假监督案,为民营企业挽回损失600万元,被省检察院评为“2018年以来虚假诉讼监督典型案例”;办理的林某海恶势力犯罪组织“套路贷”虚假诉讼系列案被评为全市检察机关维护民生2023年度优秀案例。
推动党建供给与为民需求融合。在破解现有群众需求难题上,建立支部“一月一题”制度,集中支部力量“破题”“献策”,如面对弱势群体权益支持起诉线索发现难问题,与司法行政部门建立“支持起诉+法律援助”协作机制,筑牢弱势群体合法权益“防护墙”。如办理的李某燕等7名消费者起诉湛江某文化艺术公司系列案,被评为湛江检察十大典型案(事)例,并被《检察日报》专题报道。
推动党建考核与质效绩效提升融合。主动对标党建考评要求,充分利用党日活动、党员志愿者活动契机,摸排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公益诉讼线索,实现党建考核提档加分的同时,不断提升办案质效。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守护“舌尖上的安全”、守护“红树林之城”等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活动,发出诉前检察建议215份,办理的督促整治校园道路安全隐患公益诉讼案入选全国检察机关“千案展示”典型案例。
以“比学争优+培能育才”激励党员展现新作为
始终将党员队伍建设作为党建工作的基础工程,每月组织党员列计划、亮工作、比干劲,坚持一案一商讨,一案一总结,调动党员集智攻关,从思想碰撞中凝聚创新动力,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制定青年干警培养方案,扎实推进“双导师”培养机制,为青年干警1:1配备思政导师和检务导师,在业务培训中同步安排政治理论课程,运用“政治修炼”+“业务指导”的方式,大力培养能办案、能调研、能协调的检察干部,充分激发队伍潜能,党员干部立足岗位干事创业精神动力明显提振。近年来,该支部先后获评湛江市检察机关“集体三等功”、赤坎区区直机关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支部党员获得首届“湛江市检察机关公益诉讼检察业务能手”“赤坎区最美基层政法干警”等区级以上表彰20项;6个案例入选全国、全省、全市检察机关优秀、典型案例,实现了业务工作与队伍建设双丰收。
撰稿 | 第二检察部
编辑 | 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