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湛江市人民检察院收到了来自我市电信行业三大运营商的检察建议回复整改材料,数十页的回复材料里详细记录了落实湛检建〔2020〕Z11号检察建议的举措与成效。
2020年11月24日,湛江市人民检察院向湛江移动、湛江电信、湛江联通三大电信运营商公开宣告送达了湛检建〔2020〕Z11号检察建议,要求三大电信运营商要积极贯彻落实全国“断卡”行动工作部署会议精神,对内严格人员和账号的管理,对外加强社会渠道的监管和指导;强化三大电信运营商之间以及与公安、工信局等职能部门之间的横向协作;广泛宣传发动,建立健全举报机制;提高技术监督和巡查水平,做好准入和使用的全程监督。湛江三大电信运营商高度重视,针对我院提出的问题和建议迅速展开行动,狠抓整改落实,“断卡”行动成效显著:
一、推动了运营商出台相关机制
在湛检〔2020〕Z11号检察建议的推动下,湛江电信分公司、湛江联通分公司分别制定和下发了《关于防范打击通讯信息诈骗落实实体渠道一线受理客户信息备份要求的通知》(中电信湛江业〔2020〕262号)、《中国电信湛江分公司网络和信息安全防范问责处理规范的通知》(中电信湛江〔2020〕345号)、《中国联通湛江分公司关于进一步优化骚扰、诈骗电话管理规范及问责机制的通知》《中国联通代理商落实“用户个人信息保护”及“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登记”相关要求协议书》等相关工作机制,从机制层面进行整改,保障公民个人信息安全和防范电信网络诈骗。
二、推动了运营商加大入网审核力度
三大电信运营商同时加大入网审核力度,在实名制的基础上,通过运用人脸识别技术保证人证一致、要求开卡人员签订《法律责任及防范提示告知书》或《合规使用告知书》、录制开卡人宣读的《入网知晓书》视频同步上传云端备查,多措并举强化入网审核、义务提醒和责任告知等环节;针对全量新入网用户实行T+2天的实名稽核,对实名不合规、违规的号码通知二次实名,未在规定时间内二次实名的违规号码进行关停处理。
三、推动了运营商加强对社会渠道的监管
为全力扭转违规买卖电话卡泛滥局面,三大电信运营商加强及规范新建代理商准入机制,指导督促社会渠道严格规范办理电话入网手续,对代理商各类销售模式进行自查梳理,开展廉洁风险提示和法律警示教育。如:将违规渠道商录入“不良信用信息库系统”,纳入全国渠道的黑名单;对涉事门店采取关停门店工号的“熔断”机制等。
四、推动了运营商深化信息平台共享
湛检〔2020〕Z11号检察建议推动了湛江三大电信运营商同步完善黑名单制度建设和行业信息共享平台,进一步加大在违规号码标记、用户分级、异常行为监测、安全风险预警等方面的信息共享和技术交流,探索基于违法违规码号、用户黑名单信息的共享查询机制。
五、推动了运营商的技术革新
湛检〔2020〕Z11号检察建议进一步推动运营商借助现代科技切实做到以打促治,以打促防,全力斩断非法开办、贩卖“黑卡”的产业链条。湛江移动通过成立涉诈电话卡大数据建模排查专家团队,利用大数据建立“断卡模型”,从中提取可疑数据协助相关部门开展“断卡行动”;湛江电信部署了天翼蓝盾系统自动拦截策略,针对漫入湛江地区的高危号码快速拦截封堵并开发了远程活体验证复通功能,有效预防高危号码复通。
六、推动了运营商加大社会宣传力度
三大电信运营商都同时加大了法律宣传的力度和广度,通过召开渠道会议、张贴宣传海报、发送宣传平台信息、派发宣传海报等多种方式,引导渠道商合规售卡、客户合法用卡。仅湛江移动就张贴宣传海报、公告牌累计3000多份,覆盖所有收卡渠道;发送反诈短信600余万条,做到全市手机卡客户全覆盖。
湛检建〔2020〕Z11号是广东省检察机关积极响应“断卡”行动工作部署发出的首份检察建议,受到省检察院的充分肯定,在《广东经济金融犯罪检察工作情况》专刊上全文刊登和推广,湛江三大电信运营商多项机制应声落地,有效推动了湛江电信行业的良性发展,真正实现了“办理一案、警示一方、治理一片”的法律监督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