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经开区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良性互促,实现高质量发展,湛江经开区检察院认真贯彻落实区党工委和上级检察机关的部署要求,着眼海洋、湿地、城市生态系统保护与物种多样性保护等,充分发挥公益诉讼监督职能,主动服务保障经开区建设世界级绿色低碳循环现代产业园和世界级临港重化基地绿色低碳循环现代产业园。
湛江经开区,全国首批14个沿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既是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又是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由中央商务区和东海岛片区组成。宝钢湛江钢铁、中科炼化、巴斯夫等一大批重点项目及其配套项目在东海岛片区落地生根,昔日的海岛渔村逐步成为湛江大工业发展的“主战场”。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加速,经开区的生态环境也面临着压力和挑战。
2021年10月,湛江经开区检察院牵头与经开区农业、自然资源、海洋综合执法等十个单位联合签订了《关于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协作配合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以打击非法捕捞的违法行为为切入点,围绕破坏生态违法、犯罪以及野生动植物、沿海防护林、候鸟栖息地保护等方面,强化保护生物多样性。
近年来,湛江经开区检察院加强与各协作单位的工作交流,开展工作座谈会或现场办公会等50余场次,充分了解我区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物种的基本情况和存在问题,共同研究解决方法及总结经验,该院依托《意见》探索了公益诉讼检察+专业行政职能模式破解海洋生态损害修复难点的工作经验,有效破解非法捕捞类破坏生态民事公益诉讼案件司法鉴定周期长、费用大、程序复杂等问题。
为常态化落实《意见》的要求,及时掌握相关领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最新情况,连日来,湛江经开区检察院公益诉讼部门分组走访了湛江海洋综合执法支队直属大队、湛江经开区农业局、住建局及辖区各镇街等单位,深入该院设立在硇洲岛的海洋生物救护公益诉讼检察工作站,调研了解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近岸海域生态环境保护、废弃渔具清理、航道安全等方面情况,同时针对行政机关提出的堵点难点问题,提供法律服务意见,助力依法行政。
调研过程中,检察人员结合目前存在的重点问题,深入东海岛海岸线查看近岸生态环境及红树林生长情况,实地走访群众集中反映的问题地点,乘船登岛调研硇洲岛岸边环境、船舶拆解等情况,汇总相关问题线索,开展下一步法律监督工作。
建机制,抓落实,促长效。湛江经开区检察院依托上述工作机制已办理涉海洋领域公益诉讼案件20余宗,同时打造“检察+社会公益组织”聚焦海洋生物救护新平台助力海豚、海龟等海洋野生动物依法及时救助和放生,切实增强生态环境司法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上办案经验和成效相继被省、市级媒体报道,受到了人民群众的广泛好评,以实实在在的履职成效助力经开区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高质量发展。